前两天,小红豆在后台收到这样一条留言。 “我这辈子可能都要注孤生了。” “最初,我觉得对方闪闪发光,然后相谈尽欢,不到三天就坠入爱河。可确认关系后,又感觉自己仿佛已经和他把一辈子的天都聊完了。再没有什么好说,之后就是分手。过往的三段恋情无一例外。其实我也很向往那种长久而稳定的恋爱,我该怎么办呢?……” 快节奏的生活里,有这样一群年轻人开始了“快餐恋爱”,他们在感情中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心动只需十秒,离去不用一分。谁也不能否定他们心动瞬间的爆表指数,亦如无法忽视他们下头时刻的认真。**这样的情况在今天其实并不算少数。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恋情“来去匆匆”呢? 小红豆的身边有几位朋友也是这样。当问及原因时,他们是这样说的: 朋友A: 嗐,我可能更多地是因为追求“新鲜感”吧。我很喜欢那种刚刚认识又来不及戳开的氛围,聊得熟了,说得多了,新鲜感就过去了嘛,也就感觉没啥意思了。大家你情我愿,好聚好散。 朋友B: 我大概就是因为韩剧看太多了吧。前几年看《鬼怪》,一直对“大叔型”青睐有加。结果真谈了一个吧,才发现自己跟对方并不合适。现在我算是明白了,现实生活里怎么会存在这种完美“欧巴”呢? 朋友C: 我啊,估计就是之前单身太久,跟异性接触得少吧。社交圈都是过去的老同学,偶尔碰到一个稍有好感的男生就把对方当做宝,最后发现对方也不过尔尔,为此没少吃苦头。 ▍为什么会“上头快,下头也快”? 要想对症下药,还需要对我们对自己的心理状态有进一步的明确认知。对此,两颗红豆婚恋顾问们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种可能: ◆ 自我认知不清晰 自我认知主要指的是个人对自己的性格、情绪、心理、行为等与自己密切相关的方面的一些认识。在这里主要指的是对真正适合自己的“理想对象”的初步判断。自我认知的不清晰很容易导致亲密关系中边界感的模糊化,从而在并不完全清楚对方与自己是否合适的情况下,凭着初识时的一时投机而给自己营造出“这就是我的天命之人” “世界上不会再有第二个人像他一样和我这么般配”的错觉。 ◆ “真诚兴趣”不足 “真诚兴趣”,在心理学表示为Genuine Interest。**它指的是人际交流中个人对交流对象的内心生活、精神世界所抱有的持之以恒的探索欲。**通俗地说,“真诚兴趣”就是相识时我们对对方的好奇程度——究竟是逢场作戏、浅尝辄止,还是深入内心,沟通灵魂?精神分析专家奥托 F. 克恩伯格认为,对爱人的“真诚兴趣”在爱的体验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会让我们深入了解对方,从而彼此都在这段亲密关系里获得更深层次的体验。一段长期稳定的关系需要“真诚兴趣”做支撑,如果无法对一个人产生足够的“真诚兴趣”,就会很容易出现“下头快”的现象。 ◆ 内在防御机制影响 防御机制(Defense Mechanisms),主要源于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在这一理论下,当代表原始生理欲望(如对食物和性的潜意识冲动)的“本我”与代表追求意识(如对道德、价值、责任的意识)的“超我”发生冲突时,为了缓解内心的紧张和焦虑,代表个人主观意识的“自我”就会以“自欺欺人”的**方式来避免不适。**例如,不可接受的想法或情绪也会被合理化。也就是说,当我们处于一段亲密关系的萌芽期,即使对方的一些言行本不为我们所认同或接受,但由于防御机制的影响,我们也会选择下意识地回避与忽视。而随着感情脱离暧昧期,“本我”意识的消减又会使我们很快清醒,迅速“下头”。 ▍如何获得长久稳定的亲密关系? 回到文章的最开始:谈恋爱上头快,下头也快,真的“注孤生”吗? 未必。因为无论“上头”或“下头”,这些都可能只是人生某一阶段的心理状态,只要找到症结所在,它是可以改变的。 如果你认为当前的恋爱模式并不适合自己,或是自己更钟情于较为长久稳定的亲密关系但不知从何做起,那么希望以下几点能够帮到你: ◆ 谨慎确定恋爱 如果此前的情感经历已经告诉你自己可能有“快餐式恋爱”的倾向,并且你本人并不喜欢这种关系,那么在开启新的亲密关系时不妨再多些慎之又慎。在遇到心仪的对象时,大可以多问自己几句:我真的很喜欢这个人吗?我能设想出自己与他/她的未来生活吗?他/她真的适合我吗?这些问题或许无法在短时间内有正确答案,但一定可以给你自己多一些的思考与徘徊,让你更快接近正确选项。 ◆ 培养“情感验证” 所谓“情感验证”(Emotional Validation),**即认同交流对象的个人观点存在的合理性。在中文语境下,它与“倾听”的意思更为接近。**培养“情感验证”,并不代表接受对方的所有观点或行为,而是愿意在并不完全认同的基础上表示愿意理解,从而“求同存异”。 **这与两颗红豆一贯提倡的“三三原则”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约会三个以上对象,每人约会至少三次”。**二者都旨在强调在和约会对象的初步交流中,要尽可能多地以开放客观的态度了解他人并给予对方足够多的时间去充分沟通。这样既给了彼此关系进展的新可能,又能为双方的情感交流添砖加瓦。 ◆ 建立“亲密对话” 心理治疗师罗伯特·泰比认为,亲密对话是夯实亲密关系的基础——包括那些约会时“推心置腹”的谈话,或者当你放下警惕并与你信任的人交谈时的真心话。在和心仪对象的交流初期,比起“你今天吃的什么?”“我们今天下班特别早。”这类简单分享,必要而适时的“亲密对话”也同样不可或缺。当你发现对方在某些时刻状态不同以往,一句“我感觉你最近好像不太对劲。或许你愿意和我说说吗?”可能会让彼此都更加了解心意。在“亲密对话”中建立起的关系或许进展没有那么快,但一定更加稳固。当越来越多的亲密对话建立,关系双方的情感牵连也会越来越深。处于关系中的两个人也就不再是“你” “我”,而是“我们”。 **其实无论恋爱上头“快”与“慢”,都没有关系,更不用为此忧心忡忡。只要愿意去尝试去改变,你也一定会收获美好爱情。**毕竟幸福从来都不是一种天然就有的能力,而是一种状态。 如果你还没有找到自己的症结或者有其他情感问题,欢迎和两颗红豆情感顾问聊聊。
“我付出了这么多,为什么对方不给我回应?” 确定恋爱关系之前,这样的问题反而更让人困扰,这一阶段,双方付出的多少全凭自愿,未必投入的足够多对方就一定喜欢你,要求对方必须回应你的付出似乎又有道德绑架的嫌疑。 当觉得自己的真诚付出没有得到回应,很多人都容易心理不平衡: “聊天时,我对他句句有回应,而他总是忽略我的消息。” “每次都是我主动约她……” “我花了那么多心思给她送礼物,她却没什么表示。” “我已经暗示得很明显了,他为什么还不表白呢?” …… 交往初期,我们该如何应对双方付出不对等的情况呢? 首先我们来解决一个问题: ▍为什么对方不回应你的付出? ✦ 一见钟情是小概率事件。 两个人感情发展的步伐也未必都能协调一致,想要产生爱情,往往需要花时间了解和相处。如果你觉得当下是你投入更多,很可能目前你喜欢对方更多,在这种情况下,你所认为的付出是一个必须经历的过程,在对方被你吸引之前,你可能要接受这种不对等。当然,并不是付出就一定能换来对方的青睐,你可以自己把握其中的分寸,决定付出到什么程度选择止损。 **✦ 很多人都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只计算自己的付出程度,不评估对方的接收程度。 每个人在情感上表达能力和感知能力都是不同的,你觉得自己表达了10分,也许对方才感受到2分。你的付出方式也未必是正确的,很多人却认为只要对一个人“好”就能打动对方,而所谓的“好”也是你自己界定的,有的人需要时间上的陪伴,有的人需要情绪上的支持,你付出的方式未必是TA需要的。同样地,当你觉得TA没有回应你时,也可能是TA没有用你喜欢的方式对待你,所以你接收不到。 很多时候,为了推进一段关系,交往初期的付出是必要的,到底怎么付出才是合理的呢? ▍关系初期付出的原则 ✦ 不要丧失个性 有些人会把付出当成习惯,认为只有付出才能让对方爱上自己或是留住对方,常常忽略自身的想法和需求,而把对方的想法和需求摆在更高位置。这其实是缺乏自信的表现,反而会让对方觉得你是“低价值”的,从而忽视你。 想要吸引一个人,盲目的迎合和讨好未必奏效,其实最好的“付出”方式是努力展示自己的闪光点来让对方看到,不要因为喜欢一个人就把全部的注意力放在对方身上,而是应该更关注自己,多去挖掘和打造自己的优势。一个人喜欢你,所以你的付出有价值,而不是你的付出有价值,所以对方才喜欢你。 ✦ 给自己设置底线 首先明确一件事,不要觉得“我付出了这么多,TA也应该……”在做出明确的承诺之前,你们之间还是开放的关系,没有人要求你付出,你也不能要求对方必须给你怎样的回应,你也要接受对方可能在多线发展,同时和其他人约会,你只是TA的考察对象之一。 在相处了一段时间后,很多人都难以舍弃所付出的“沉没成本”,觉得自己一旦放弃,之前的投入都打了水漂。但这种心态,除了促使你继续投入更多,可能并不会对你们的关系产生实际的帮助。想改变当下关系的不平衡,关键是找出问题所在,是不是需要改变付出的方向和方式?同时,你应该给自己设置底线,如果你的付出就是无法打动对方,未必非要在TA身上浪费时间。 我们都期待喜欢的人会对自己有所回应,但如果你们之间的付出模式明显失衡,而你认为自己付出的方式是合理的,应该如何打破僵局? ▍如何打破不对等的关系? 很多人觉得自己在关系中处于劣势,就只能由对方把握关系发展的节奏和走向,其实向对方表达你的想法是非常重要的。**双方付出不对等的本质,可能是你已经准备好进入一段排他性关系了,但对方还没有明确的想法。**此时,你应该向对方表明你的态度,当然,目的不是给对方施加压力,而是检验你们的关系状态。 否则,对方不拒绝你的付出,又没有给你回应,你可能会持续陷入盲目的猜想和怀疑:“我们现在算是什么关系?难道TA默认我们交往了吗?”你反而更不知道如何把握付出的分寸。 虽然在什么时候表明态度并没有标准答案,但与其被当下的不平衡所困扰,不如尽早打破僵局,毕竟,对等的关系才能健康长久。 如果你也有类似的困扰,可以和两颗红豆婚恋顾问聊聊。 如果你有兴趣帮助我们把中文blog译为英文,请发送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官宣”这波由明星们带起来的风潮几年间迅速席卷民间,在社交平台上公开宣布自己名花(草)有主了,顺带着秀一波恩爱,已经成了很多人的常规操作。 谈恋爱一定要官宣吗?在这个问题上,始终有不同的声音。小红豆为此专门采访了一些朋友。 “官宣”派: “如果你真的爱一个人,一定会有那种想向全世界宣示主权的冲动,这是本能啊!”“恋爱又不是什么不合法的事,没必要偷偷摸摸的,发在你自己的社交平台上,是为你们的感情留存一份美好的记忆,以后的纪念日也不容易忘记。” “官宣是对另一半的一种承诺和认可——我愿意光明正大把你介绍给身边的人。这才是认真谈恋爱的态度,也是我们应该给对方的安全感。” “官宣其实就是宣示主权,证明两个人是属于彼此的,要对彼此负责,这样你身边的异性也知道和你保持距离,帮你挡掉一些不该有的桃花。” “如果关系稳定了我会选择官宣,但我不希望在我还不确定的时候被另一半绑架着官宣。” “不官宣”派: “秀恩爱,死的快,如果官宣之后两个人又分手了,实在太尴尬了。” “这个年代,大家的朋友圈里的人都是鱼龙混杂的,没必要把这么隐私的事po在公开的地方,找机会直接把恋爱对象介绍给亲近的人就行了。” “没必要非得官宣吧,每个人的个性和习惯不同,有的人平日里鸡毛蒜皮的事都要发朋友圈,现实生活中也非常享受成为众人的焦点,有的人本来就不喜欢公开分享日常,过多的关注会让他们不自在。虽说恋爱是两个人的事,但官宣消息是要发布在自己的社交平台,完全是个人选择,我们应该尊重。” “明星搞官宣并不像你们想的那么单纯,还不是为了博取流量!人家连选在什么时间公开都经过利益最大化的计算,普通人真的没必要跟这个风,哗众取宠!” “我能理解想要官宣的人也是想要一份安全感,但一个人到底爱不爱你,你一定感受得到,没必要用官宣来证明,如果一个人是渣男(女),就算官宣了也一样渣你没跑。” 谈恋爱一定要官宣吗?很显然,这个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无论站哪一派,大家各自有各自的考虑,以上也只是我们征集到的部分观点,但我们可以客观聊聊官宣这件事。 **官宣的本质是“公开承认一段关系”,大家在意的点无非两个:“公开”和“承认”。**可以理解,当认认真真开始一段恋爱,我们都希望能得到一份长久被爱的保证,也就是“承认”,但“在社交平台上公开”的这种形式真的能为我们的感情提供一份保障吗?这可能是更值得我们去深入去思考的问题。 ▍执着于官宣可能是安全感缺乏的表现 官宣派中,有些人需要通过官宣的方式让对方给到自己安全感,他们甚至觉得如果对方不想官宣,就会极大地增加自己未来被抛弃的风险。 对于这类人群来说,对官宣的执着是他们安全感缺乏的表象之一。**他们会经常在感情中患得患失,陷入自我怀疑,甚至表现出讨好型人格。**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和我们的依恋模式相关。如果童年没有和养育者形成良好的依恋关系,则非常容易在成年后的亲密关系中形成不安全型依恋模式,直接影响我们在感情中的安全感,每次恋爱大概率都会出现类似的状况。 **当然,这是比较极端的情况,有些人需要通过官宣来给自己安全感,只是对当下这段关系没有把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安全感是自己给的”可能只是个伪命题,任何一段关系都是相互的,安全感也需要两个人相互给予和搭建。如果你非常需要对方官宣来给你安全感,不妨思考一下,是不是对方没有给你足够的“安全信号”?比如TA是否给你足够的情绪支持,TA和其他异性相处是否保持足够的边界和分寸等等。也许你真正需要的不是官宣,而是解决相处中对方让你感到不舒服的地方,以及进一步去了解和判断你们是否适合开展一段关系。 ▍不想官宣的人未必对感情不认真 如果一个人表明不愿意官宣的立场,很容易被怀疑TA对这段感情的态度存在问题。当然,不排除TA是海王或者没有想和你开展一段长期关系的可能性。这种情况下,我们是否具备足够的识人能力和情感敏锐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事实上,不想官宣的人未必对感情不认真。 我们可以把官宣理解成一种给双方的身份盖章的仪式感,也可以单纯把它理解成一种公布恋情的方式。从前,大家公布婚恋喜讯的方式可能是请一顿酒,而在这个社交网络发达的年代,在社交平台上官宣的方式无形中变成了主流。然而,仍然会有人不喜欢使用社交网络,也有人生性低调,不喜欢在大众面前获得关注,官宣对他们来说,可能并不是一种舒服的方式。 可以确定的是,如果一个真的爱你,他一定愿意带你进入自己的圈子。作为官宣派,如果你真的需要这份身份认同,也许寻找一种双方都舒服的方式公布恋情才是更好的方式。 ▍谈恋爱到底需不需要官宣? 官宣当然不能为我们的感情提供永久的保障,但“秀恩爱,死的快”真的只是一句戏谑。威斯康辛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经常在社交网络上秀恩爱的情侣,拥有更高的关系满意度,在Facebook上公开恋情、晒情侣亲密照片、与伴侣保持高频互动的人,现实生活中和伴侣的关系也更稳固。 如果两个人都愿意大大方方官宣,可能也是一种稳固关系、增加情趣的方式。 谈恋爱一定要官宣吗?这终究不是一道是非题,当两个人意见发生分歧,最好的方式还是相互沟通,找到让彼此都认同的解决方案。 你最近有什么情感上的困惑吗?可以和两颗红豆婚恋顾问聊聊。 如果你有兴趣帮助我们把中文blog译为英文,请发送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小红豆在收集朋友们的约会反馈时发现:在感知能力这件事上,人和人之间真的存在着天壤之别。 有的人可以很明确地描述自己的感受: “她对我笑的时候,我有些心跳加速。” “我们交流很顺畅,但少了点来电的感觉。” 有的人特别擅长捕捉细节: “他提到他父亲时眼神有点飘忽,有些事他可能不想提及。” “一直是我在问问题,她可能是放不开或者对我没兴趣。” 也有人一场约会下来毫无感觉,“不好不坏”可能是他们最大的感受。尤其是平日里习惯了和数字模型打交道的朋友,人与人之间无法量化的情绪感受常常让他们一头雾水,不如打分来的直接。 **为了寻找择偶中的“正确答案”,他们不得不将约会这件事量化分析,制定出一套详细的评分标准,涵盖外形条件、家庭背景、工作情况、经济状况等多个维度,细化出几十个打分项,然后对约会对象逐个评分后“择优录取”。**见面时按照准备好的问题清单去评估约会对象,考察的问题甚至涉及结婚后房子买在哪、家务活谁来做、未来如何赡养双方父母等。一场约会下来得到了很多无效信息不说,有时搞砸了都不知道问题出在了哪儿。 ▍爱情中的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 同样是约会这件事,为什么有的人通过直观感受就可以做判断,有的人却需要动用逻辑和理性分析?其实,我们可以用**直觉思维(Intuitive Thinking)和逻辑思维(Logical Thinking)**的概念来解释。 **直觉思维:**以情感和情绪为基础去感知事物的思考模式。 **逻辑思维:**依靠理性分析进行的思考模式。 和异性交往的过程主要依赖于我们的直觉思维。比如约会时,大多数人不太会仔细分析每句话是否得体,有没有更好的说法,但不妨碍对约会对象形成一个整体的印象。**直觉思维的形成看似没有经过思考,其实它只是没有经过有意识的分析推理,长期积累的经验已经足够支撑我们做出决策。而逻辑思维往往需要后天培养,经过严密的分析和推理过程。**择偶过程中,直觉思维一般占主导,而逻辑思维可以辅助我们做判断。 ▍缺乏直觉思维的人容易在脱单中受阻 逻辑思维本身不是坏事,但缺乏直觉思维,过度依赖逻辑思维,很容易对脱单造成阻碍。 ◆ 很难迅速判断自己是否喜欢对方 缺乏直觉思维的人感受力薄弱,也就是说他们对于外部世界的反应是不敏感的。 他的声音很好听 他讲话时不经意的笑很迷人 她撩拨头发的小动作很可爱 …… 对于直觉思维强的人,这些都可以构成心动的理由,但对于直觉逻辑弱的人,他们很难从中激发出感觉和情感,这些直观的行为中没有太多的客观信息可以分析,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无效的。生活中意外的碰面、随机的交谈,非常需要我们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官,更多凭借直觉系统去处理信息,而这对于直觉思维弱的人是很有难度的,所以约会中,他们在往往要先预设好自己的条件和问题,这有利于他们理清思路。先从理性层面上判断一个人有多大程度上满足自己的要求,才有可能有进一步的情感层面的交流。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在判断自己是否喜欢对方这件事上,他们往往是迟钝的。 ◆ 察觉不出对方是否喜欢自己 直觉思维弱还会表现为对情绪变化的不敏感,无论是对自己的还是他人的。在约会中,他们往往缺少察言观色的能力,对方释放正面或是负面的信号,他们都很难捕捉到。 这一点上,小红豆也有接触过真实的案例。初次约会,男生不停地给女生夹菜,女生几次表示自己不需要,他只当女生在客气,自顾自地继续表达自己的体贴。整场约会下来,女生的反馈很糟糕,男生一直给他夹菜的行为让她觉得对方没有边界感,后来她的不快已经明显挂在脸上,也不怎么动筷子了,可对方还是热情地招呼她多吃点。而男生丝毫没有察觉到女生的情绪,他觉得这次约会很顺利,自己想知道的问题都获得了答案,菜也很好吃。 因为缺乏洞察力,直觉思维弱的人很容易搞砸约会而不自知。**当有限的交流并不足帮助他们判断和对方是否来电或者是否有发展的可能性,他们甚至还想要几倍的相处时间来获得更多有效信息。**在对方凭借直觉思维很快淘汰他们的时候,他们甚至满脑子问号:“还没怎么相处,怎么就知道我们不合适?” ▍如何培养直觉思维? 缺乏直觉思维非常不利于一个人的人际交往,与人产生情感交互。那么,要怎样培养自己的直觉思维呢? ◆ 学习脱单必备知识 直觉思维的基础是经验的积累,所以先要查缺补漏,学习脱单必备的知识。**举个例子,直觉思维弱的人一般在艺术审美上也是薄弱项,一张精修的街拍图和一张随意的游客照,我们觉得天差地别,在他们眼里可能区别并不大。**我们都知道,档案照片的质量非常影响一个人在交友平台的受欢迎度,如果不提高自己的审美,学习照片拍摄和选择的技巧,那么网络交友中一定会吃亏。 ◆ 多参与社交活动 想要培养直觉思维,仅仅有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直觉思维需要从社交活动中培养,在人与人的交互中慢慢形成,在这个过程中,培养自己敏锐的观察力,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官,而不是仅仅依靠大脑理性判断。对于直觉思维差的人,从自己的角度单向获取信息可能没太多帮助,还要多听取别人的反馈,了解自己的言行会给别人什么样的感受。 你也因为直觉思维的问题在脱单中遇到什么困难吗?可以和两颗红豆婚恋顾问聊聊。
约会,像是一场戴着面具的严苛面试,即使在网上已经聊的热火朝天,一旦见面,依然可能面临印象的重新洗牌。尤其和陌生人的快餐式约会,在了解有限的情况下,协调一场有仪式感的见面本身就有很多未知的雷区。 对方提议约个早茶,你习惯周末睡到日上三竿;对方约在一个热门商区,你害怕那条街上的一字停车;对方选了一家法式甜品店,你刚刚开始生酮饮食……这些细节上的不便不至于影响约会,但诸多不合的叠加就会产生不愉快的约会经历。 我们先来看一个真实案例: **在硅谷生活的星悦每次约会前都会把选择权交给对方。**最近约会的一个男生选在了一家日本拉面馆,位于帕罗奥图市(Palo Alto)的Ramen Nagi。 对约在面馆略有些迟疑的星悦还是精心打扮后踩着高跟鞋赴约了。没料想两人在烈日下站了一个半小时才等到座位。快被晒化的妆容、疼到扭曲的脚趾、前后紧挨着人根本无法聊天的队伍……坐下等面时气氛已经尴尬到凝结,狭小的面馆连起身都可能撞到邻桌。一碗热腾腾的拉面上来后,两人十分钟就干完了午饭。出门右拐,男生还未开口,星悦就礼貌的感谢并再见了。 而此时的男生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他计划好两人中午吃一顿好吃的日式拉面,然后去附近的Salt & Straw买冰激凌,下午一起去斯坦福大学校园边走边逛。如果聊的开心,晚上还可以去附近的一家知名海鲜牛排馆共进晚餐。 精心的约会安排好像没有得到女生的欣赏,从拉面馆排队开始就感觉到女生好像不怎么喜欢说话,自己一直在很努力的寻找话题。点餐时也没有感受到女生对面的热爱,明明之前聊天中说过自己是山西人最喜欢吃面,想问问她的点餐意见,好像有点不耐烦。也许湾区最好吃的日本拉面不是她的菜吧。 **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提前一周安排的约会突然草草了结,也没有明确说是什么原因。**之后再给女生发消息,她就不怎么回复了。又是一次莫名其妙的约会体验。 类似的不愉快是不是也曾在你身上发生过?一次的糟心尚且能一笑了之,一次次的不愉快该如何排解? 我们可以从心态和行为上进行双向调节。 ▍调整心理状态 纾解负面情绪 比你有过更糟心约会经历的大有人在!和陌生人约会不顺是高概率事件和普遍现象,千万不要自怜自艾,甚至自我怀疑。影响了自信或者因此决定退出脱单的舞台才是真正的损失。如果吃一个280大卡的甜甜圈可以帮你调节心情,找闺蜜吐槽一通奇葩约会对象能大快人心,或者参加两颗红豆虚拟爱情酒吧找找共鸣,别犹豫!重点是,我们要尽快走出情绪的阴霾,不让和陌生人约会的不良反应持续影响生活。 理性分析问题 摆脱负面情绪只是心理调节的第一步,当你冷静下来才能理性复盘整个约会过程。这是一次偶然的不愉快事件,还是众多不愉快约会的其中之一?偶然事件和经常性发生,谁有问题的可能性更大一些自然不言而喻。 如果突然意识到自己经常遇到不愉快的约会经历,那要思考一下是自己的行为模式还是选择约会对象上出了问题,或者兼而有之? 理性的复盘可以帮助我们重新思考不愉快的具体经历,重新审视可能被判定为奇葩的约会对象。让星悦戛然而止的约会男生真的有那么糟糕吗?作为一个湾区憨憨理工男,脑海中大概率没有女生穿高跟鞋站立一小时的场景模型。 也许一个环节并不愉悦,但对方的整体安排还是可圈可点的,如果多给对方一些相处的时间,是不是会有完全不同的约会体验? 调整约会预期 不愉快的约会经历之所以对情绪产生影响和我们的心理预期也有关。虽然大部分人能坦然面对,但失败意味着又要重新开始,这种痛苦和煎熬只有惺惺相惜的单身兄弟姐妹们懂。很多时候约会失败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多是自我选择的否定和对重新开始的恐惧。 如果我们放平心态,对约会不设过高的预期,不愉快带来的负面冲击就会小很多。 ▍ 改变约会行为 简化初次见面 在不了解对方的习惯和喜好的前提下,可以尽量简化第一次约会的流程。找个地方喝杯东西聊聊天,或者去附近的地方散步走一走,以认识一下彼此为主。如果感觉不错,再接着约。和星悦约会的男生如果把初次约会定在同一条街上的蓝瓶子(Blue Bottle)咖啡店,效果可能完全不同。 表达自我需求 虽然一开始都不想给对方留下很难相处的第一印象,但有需求还是可以主动表达。**在合理范围内大部分人都会互相配合。**比如:有人不吃生冷食物,可以让对方避免选日料;有人对紫外线过敏,减少需要在户外活动的时间。 提升约会门槛 大部分的不愉快都源于遇到不合适的人,如果你对人的判断还没有那么准确,那就减少约会数量保证质量。比如:以往一周约会3个人,现在不妨从优选择1个人,把精力花在前期排查上,有一定了解之后再约对方出来见面。 你有拿不准的约会对象吗?不妨和和两颗红豆婚恋顾问聊一聊。